关注低龄失业人群

关注低龄失业人群 

    今天的中国每天都在进行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又面临着许多重大的问题。在解决了吃饭问题后,就业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难题。大多数人现在还只把目光投在因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调整而产生的下岗工人及其他失业人员身上,但事实上,他们远远不能构成失业人员的主体。还有很大一部分失业人口由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以及城市的新增劳动人口组成。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失业人员中的低龄成员(包括城镇的和乡村的)进行具体的分析,主要内容涉及他们的就业现状、造成他们失业的原因、他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解决他们失业问题的可能出路,以及他们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等等。 

在对失业人员的成分进行研究时,我们发现,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在失业人口中,不同年龄段失业人口占失业总人口的比重随年龄段的增大而不断下降。15-19岁占22.2%20-24岁占 20.5%25-29岁占14.5%30-34岁占12.3%35-39岁占11.6%40岁以上各年龄段的比例均在9.1%以下。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现象集中发生在15-24岁年龄段,下岗人口年龄段所占的比例反而很小。同时,从近几年的数据看,失业、无业人员中的低龄人员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以高等教育学校的就业情况为例,进入21世纪以后,高学历人员的失业率开始不断上升,到2001年全国重点高校毕业生的初次 就业率降为82.75%;一般院校的初次就业率迅速下降为68.2%;高等专科学校的初次就业率为41.23%,不到一半。总体上看,至少30%的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在这些农民工中,明显地出现了年龄的分层:初次外出发生在80年代的农村流动人口与初次外出发生在90年代的农村流动人口分别归于第一代和新生代。80年代外出的农村流动人口现在平均年龄已经达到 30.86岁,而90年代外出的农村流动人口平均年龄则只有22.99岁,同样出现低龄化趋势。这些数字都表明,中国的失业大军中正有着越来越多的年轻成员。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低龄失业者呢?首先,这是由中国庞大的劳力数量决定的。进入20 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的增长经历了两个高峰,一个1982年,另一个是1987年。其中,城乡
的峰值阶段有所不同,且两者之间的峰值在时间轴上接续出现。总体而言,如果以
16岁作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起始年龄,那么1998年以后,由于人口自然增长所导致的劳动力数量将会持续增长,并会一直延续到2010年左右。如此多的劳动人口和有限的劳动机会所造成的结果自然就是日益增大的失业队伍,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困境。其次,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有了明显的发展。这一变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第一产业不应 当继续增加就业,第二产业不创造新增就业,第三产业创造新增就业能 力大幅度下降——一句话,三大产业吸收劳动力的总体能力在降低。就业机会的减少更加剧了年轻劳力的失业情况。第三,城乡中其他年龄段的失业人员对低龄的失业人员形成了竞争。许多下岗失业职工加入了找工作的大军中,与低龄人员相比,他们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生产技术,无疑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一些离退休工作人员也参与到市场中来,使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第四,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使众多农村和城市青年面对着失业的难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使大批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前往城市寻找机会。高等教育日益失去了其“贵族化”特征,使“天之骄子”们也不得不四处奔波寻找工作。另外,农村青年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城市中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也是这一年龄段的人口失业率增多的原因。许多农村青年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回农村;而城市里的青年依靠父母衣食无忧,并不把找工作看成必要的事。

这些低龄失业人员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不同的。这些不同主要由城乡差距造成。以城镇情况而言,对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长表数据中“未工作人口的生活来源”的分析表明,父母几乎是他们的全部生活来源。15-19 岁年龄段的未工作人口中,98.4%的生活来源于家庭;20-24岁的比例也 90.9%;甚至25-29岁的也有80.3%。这一数据充分表明,这些失业人员并没有像中年的下岗工人一样,面临着扶老育幼的家庭责任,父母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生活来源。另外,就城镇青年所接受的教育而言,他们对一切都怀有一种轻松的游戏态度。他们没有对就业的强制性需求,他们可以不工作就生活的很好,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来就已经衣食无忧。就业对于他们而言只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只是寻找成就感的一个渠道,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就业的首要前提是他们喜欢,而不是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为生活所迫。但对农村青年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们身上背负着比城镇青年重得多的担子:父辈没有为他们提供丰裕的物质生活,他们可能还要反过来承担家庭的重担。他们大多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对城市生活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渴望、向往城市的生活方式。许多人离开家乡,不仅是因为城市中任何工作都可能取得比种田多的收入,还因为城市能为他们提供娱乐、卫生等乡村不能提供的东西。这也是许多农村青年即使没有好工作也不愿回乡务农的原因。但同时,他们面临的是一个“悬浮”的困境。他们与城市格格不入,即使努力也无法获得城里人的认可;同时,他们又早已不属于生长于斯的乡村,他们竭力脱离,却割不断与家乡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既不是城市人,也不是农村人——总之,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呈现不明确和不稳定的趋向。

那么,这些低龄失业人口有望从事什么工作呢?让我们先看看他们的教育情况。从长表资料中,我们发现,一半以上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占50.7%;接下来是高中,占27.9%;再接着是小学,占9.2%。此外,我们还发现,大专和 中专生的比例之和达到了10.8%,余下的比例都不足1%。很显然,这个分布证实了我们在失业人口年龄分析中的判断,即低年龄段的初中毕业生是失业人口的主流群体。15-19岁的初中毕业生主要来源于农村。这些人结束学业,大多出外打工,所干的职业也大多是体力活和操作活,其中也包括了服务业。同样,城镇的初中毕业生也只能从事类似的职业。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第三季度对89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调查的结果,在主要城市求职群体中,大多数是年轻的文化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失业人员,而不是文化程度为初

中的中年下岗人员。以他们目前的教育水平而言,他们也只能从事体力活、操作活、服务业和商业等行业。另外,对比农村青年“有活干就行”的态度,城镇青年则有着挑肥拣瘦的心理,太累太脏和不体面的工作,大多由农村劳动者承担。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高等教育失业人群的出现。从90年代开始,每年必然有100多万的固定劳动力注入市场。1999 2003年的增长幅度又是最大的,各个高校的增长幅度普遍在10%20% 左右。“就业难”成了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普遍问题。有30%的大学生成了“毕业就失业”的人。

对于这些失业人口的就业难题来说,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就业机会的增加。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所具有的最大优势还是大量的低价劳动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制造业仍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将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会给失业青年提供一些工作职位。随着所有制的调整,私营、合资、外资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必将会为低龄失业人员增加就业机会。合理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着陆,也会有利于就业难题的解决。从这些人员自身而言,很多人积极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为自己增加就业可能性。许多本科毕业生为了避开紧张的就业局势,走了继续读研的道路。对亲友介绍、社区帮助、国家指导等多种就业途径的有效利用也会有助于他们的就业。但是从总体上说,这批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面对就业的困境。2亿左右的失业人口不仅现在,而且在将来10-15年间仍然是中国社会必须面临的最重大的社会问题。这是由中国劳动人口绝对过剩引起的必然现象,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必然问题。

那么,这些失业的低龄化人群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呢?首先,如此多的适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是对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特别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没有工作,更是社会的损失。其次,这些青年没有工作,很容易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城市无业青年组成的团伙、流浪在城市中的农民工往往是影响社会治安的重要原因;还有的没有工作的农村青年联合起来,多成为危害乡里的集团。另外,严重的失业、无业情况还会引起人们的不满。但是,这些情况不会达到爆发社会骚乱的程度,因为无论在城镇还是在乡村,都没有达到相应的组织程度,不会形成大规模的社会对抗群体。这些低龄失业人群并不会造成“炸弹式”的危害,尽管如此,对他们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还是应当有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邱泽奇《爆发点在哪里——失业问题对中国社会稳定的影响》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问题》 

李培林《21世纪的挑战:中国就业市场的形成和劳动关系的变动》 

李培林《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和新趋势》 

胡鞍钢《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

 

 

 

 

 

 

 

 

Tags:

Leave a Reply